hongtaotv
添加时间:产地销就是指在某地造的,销到全世界,这种产品往往是运输比较轻的,一个地方一个基地就能生产非常大的量,全球都需要,运输也还方便。比如电子产品,重量轻、体积小而附加值很高,适合于空运,对航空费用不敏感。就可以采取产地销。比如说手机就有产地销的概念,一个基地就生产一亿台,那全球一年销售20亿台,那么中国一年就可以生产十几亿台,深圳就有6亿台手机,重庆一年也2亿多台,接近3亿台,郑州有1亿多台,所以整个中国加起来十多亿台,全球一年也就销售20亿台。我们生产十几亿台里面,中国自己吃掉用掉六七亿台,还有六七亿台销到全世界。由于“轻、小、贵”,可以来一个产地销到全世界去。总之,根据产品特性定位以后,不管你是销地产,还是产地销,找基地的话应该考虑五个条件:一是交通枢纽的条件,物流运输的条件;二是整个制造业产业链配套营商的条件;三是劳动力供应的条件,劳动力不仅仅是农民工,还包括知识工人白领等等,包括他的劳动力成本,包括他的技能;四是要素成本,各种能源水电气的费用等等这种要素的成本;五是营商环境,也就是政府的工作效率。
三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5.5%至47亿元,其中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09.8%;IoT及生活消费品业务在三季度贡献收入108亿元,同比增长89.8%,该业务2018年前三季度总收入为289亿元,已超去年全年总收入234.5亿元。对于三季度的成绩,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:“2018年三季度对小米而言,是承上启下、开启新征程、实现新突破的一季。这一季度里,小米成功在香港上市,我们坚持的一系列策略,如强化高端市场表现、加速新零售渠道建设、重点投入AI研发与应用等在这一季展露喜人成果。”
因此,在一个消费能力目前还尚弱的国家,很多互联网公司需要保持耐心,即优先占领市场后续再考虑盈利,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。三、如何进入印度市场?事实上,印度是中国公司出海的重要市场之一,也是中国公司出海最为成功的市场之一,从硬件到软件,中国公司在印度市场取得了很多亮眼的成绩——
3、撤出中国论还有一种说法要从中国撤出,特朗普在三年前刚上台就说要重振美国工业,当时就说了要从中国撤出,三年下来了,在经济风平浪静的时候,搞操作还比较有能力的时候,基本上没有什么外国企业撤走,不管苹果啊什么,都没有撤走。那时候撤不走,现在瘟疫期间如果美国跨国公司要从中国撤走,还在运转的企业把它关了,撤到美国去,干活的人都没有。所以摩根斯坦利最近有篇文章,他说当前担心疫情引发产业链搬迁之声不绝于耳。摩根史坦利的各地投行,了解欧洲美国各种企业,基本没有企业说他们有中国撤资的愿望。第一是撤资,是要重造工厂,重造工厂是要投资资金的,在中国如果投资了10亿美元的一个企业,在美国把他造出来,15亿、20亿才造得出来,成本更高。第二是要有劳动力的,美国劳动力都没有,疫病期间更没劳动力,美国的劳动力都是(在)服务业,85%的劳动力都在服务业上,要干活的人没有。第三基础设施。经此一疫,欧美经济估计要两年才能恢复元气,中国以外拉美、东欧、东南亚新兴市场不乏赢弱环节,易被疫情、汇率、债务三杀,成多米诺骨牌。因此,跨国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是保留现金、减少投资,而非新资本开支。全球龙头企业几乎都认为,中国在复工中展现的管理能力,进一步验证了它相对于其它的新兴市场的制造业优势:在封城之后仅仅两个月内疫情受控,生产能力满血复活,不论是红黄编码技术运用,还是体温、口罩、食堂隔离等公共卫生管理,以及员工配合度,远胜于其它潜在搬迁目的地。如东南亚,目前正经历更坎坷的生产停摆、供应脱臼。反过来还有一批企业,还想着美国现在融资成本这么低,利息这么低,如果这个企业还有点活力,借了这把钱到中国来投资,资本的市场规则起作用。
而最终的结果是美团和点评坐在谈判桌上谈合并。58、赶集合并谈判的时候,作为赶集的股东徐新是不主张合并的。“(58赶集)最后真的很可惜,坚持下去肯定是两家公司,各自是不一样的。市场足够大,赶集就做二手车、做招聘,这两件事情已经很大了。但大部分投资人觉得这么烧钱就慌了,不像我这么有定力觉得它(赶集)打得赢,这就是认知的差别。”
6、神化国外措施另外我们国内有些专家会把美国的一些措施神化,总是认为月亮是他的圆。比如认为美国的救市措施力度大,中国的政策力度小、有点挤牙膏。殊不知,我们是合情合理、一步一步对症下药,精准施策。他那边狂轰乱炸,一步到位,有过之无不及,他不相信中国的过犹不及的辩证法。他是宁左不右、宁滥不缺这么个逻辑,这个逻辑居然被一些专家讲的天好地好。